纵观全国,2019年多地税务稽查部门已瞄准了医药行业,行业风险加大,虚开+偷漏税的刀把子悬在了空中。
严抓医疗反腐
7月4日,安徽纪检监察网发布消息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副院长曹友德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此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原主任孙晓洁、体检中心外联部原主任华要武曾因涉嫌严重违法接受监察调查。
7月5日,备受关注的“支架回扣”案盖棺定论,被举报者杨向军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等待江苏省纪委监委以及苏州市纪委监委的进一步调查。
今年以来,国家医疗反腐力度加大,短短半年间,已有20多位医院院长落马,被调查的主任、医师、药企更是不计其数。
6月28日,山西省卫计委曾下发《关于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重申了医疗从业人员“九不准”。
文件重点打击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开单提成、违规收费、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为商业目的统方、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收受回扣、“红包”等行为。
按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列入黑名单,实行行业禁入,移交司法机关等等针对医生的反腐打压,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国营药企被查
医疗反腐不仅止步于医院,还有国营药企牵涉其中。
7月3日,泰州市纪委市监委消息称,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申忠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除了担任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申忠健还曾是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8日,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受泰州市人民政府委托,按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投资组建的国有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两家公司经营范围均包括医药技术开发服务;医药会展服务;疫苗、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不含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医药研发平台的运营与管理等。
至于申忠健被调查的具体原因,江苏省泰州市纪委监委目前的说法是“申忠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虽有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但是否属实仍有待核实。
审计机构受牵连
此刻,医疗行业已迎来史上最严税务稽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历史的车轮总会给我们留下碎片线索,在2018年最后几个月,国家对于医药行业的税务稽查突然加大力度。
1、湖北在2018年12月初突然下发《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稽查局关于查处“9.03”专案的通知》,对于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底的CSO开票企业全部立案检查(包括已经注销的)。
2、福建福州地区对CSO尤其小规模纳税人全部稽查,重庆对CSO法人检查约谈,全部改为查账征收。
3、浙江多个所谓医药产业园被关闭被稽查,以及对受票单位发出协查函。江西省全面检查,其中一家医药大企业被彻查等。
2019年初,国家对医药行业稽查力度再上了一个台阶。
随着国地税的合并,跨部门涉税信息共享,金三并库税务监管在大数据下进一步收紧,涉税信息越来越“透明”,稽查成本越来越低了。
继康美药业的审计机构被调查后,另一家涉嫌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康得新背后的审计机构也被立案调查了。
纵观全国,2019年多地税务稽查部门已瞄准了医药行业,行业风险加大,虚开+偷漏税的刀把子悬在了空中。
医药行业税务风险将暴露无遗!
传统带金将出局
1、做好事前预警
增值税方面:尽量扩大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的范围,对所取得发票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对购进货物和服务进行跟踪管理,对不符合抵扣条件的,及时转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应与服务提供机构签订协议,并要求按服务项目提供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留完整的营销活动纪录。
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科研开发加计扣除,企业聘用残疾人员工资费用的工资加计扣除等。
2、传统带金模式终将出局,企业需探索新的运营模式
随着“两票制”政策的不断收紧,传统带金销售逐步淘汰,合同销售模式(CSO)孕育而生,但是,CSO同样也面临诸多问题及挑战。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14万家的医药CSO企业仅10万家存续,有25.4%的CSO半路“失踪”。其中,7651家被吊销营销营业执照,10709家被注销营销执照,6840家被记为经营异常,1272家有官方行政处罚记录。
所以,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合规经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
3、引入税法培训、专家支持
由于药企税案往往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税务机关必须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因此,涉税案件刑事风险较大,药企应当及早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案件检查和侦查过程中自证其罪。
处理药企涉税案件,既需要熟练行业运营模式,还要有高超的法律,特别是税法分析能力。一旦涉税问题被纳入行政、刑事执法程序,企业要及时寻求专业协助,维护合法权益,避免处置不当或不及时,后果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