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安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证人民大众安康是严重的民生工程、民意工程,“以人民安康为中心”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医疗卫惹事业开展的“风向标”。
过去5年,卫生与安康工作完成了哪些“小目的”?面对医疗卫生、生育等应战,我国将做出哪些政策部署?“十三五”期间卫生与安康事业开展将呈现怎样的图景?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国度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
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
问:5年来,我国卫生与安康事业的开展完成了哪些“小目的”?
答:“十二五”以来,我国卫生与安康事业获得长足开展。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达76.34岁,比2010年进步1.51岁,居民主要安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度程度。
一是医药卫生体制变革深化推进,获得严重停顿和明显效果。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公立医院变革稳步推进,国度根本药物制度得到稳固完善,社会办医加快开展。
二是医疗卫生效劳体系不时完善,效劳才能大幅提升。201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活力构床位数增加到5.11张,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到2.22人,注册护士数增加到2.37人。
三是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均等化程度稳步进步,严重疾病防治效果显著。根本公共卫生效劳人均经费补助规范进步到40元,效劳内容增加到12类45项。
四是中医药效劳才能不时提升,中医药事业得到较快开展。全国超越95%的社区卫生效劳中心、90%的乡镇卫生院、80%的社区卫生效劳站、60%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中医药效劳。
根本完成大病不出县
问:目前我国在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如何真正让基层诊疗“接得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答:首先要增强基层医疗才能。一方面要增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传染病、肉体疾病及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等临床专科建立,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才能,将县域内就诊率进步到90%左右,根本完成大病不出县。另一方面,要增强基层医疗卫活力构效劳才能建立,进步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康复效劳才能。
同时,在基层医疗卫生效劳体系建立方面,“十三五”期间,将以贫穷地域为重点,支持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业务用房建立,增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机构规范化建立,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活力构规范化达标率到达95%以上,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效劳圈。
医疗执业将全程管理
问: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就医需求,我国医疗质量平安程度如何进一步提升?
答:“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步医疗质量平安程度:
一是标准诊疗行为,全面施行临床途径,增强严重疾病标准化诊疗管理,保证医疗平安。
二是增强医疗质量监管,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三是增强医师执业管理,健全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完善医疗机构注销和医师注册制度,采用电子证照等信息化手腕,完成医疗执业活动动态、全过程管理。